離婚時,此前為家庭付出多的一方是否有權請求補償?
楊浦區婚姻律師解答:有
法律基礎:
《民法典》將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度納入離婚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,以保護對家庭中有更多義務的一方的權益。
《民法典》第1088條規定,如果一個配偶承擔更多的撫養子女,照顧老人,協助另一對配偶工作等的義務,他有權在離婚時要求另一配偶補償,另一方應給予補償。 具體辦法由雙方協商同意;協議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判決。
在一部分的家庭中,還是有不少寶媽因為懷孕生子,所以辭退了自己的工作,甘心在家里當一個全職媽媽,從此和社會脫節,埋頭于家庭瑣事之間。
雖然陪伴孩子成長,不錯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高光時刻,是很多媽媽都期望的事情,但是現實卻不盡如人意。
很多女性因為家庭經濟方面的原因,無力高薪聘請保姆幫忙帶孩子,家里老人也精力不濟無法提供幫助,所以只能夠獨自承擔起育兒和照顧家庭的大部分責任,離開自己拼搏的職場,回歸家庭。
但是,因為長期關注家庭,無法了解外界飛速發展的信息,導致自己降低了重新進入職場的競爭力,很多全職媽媽一旦開始全職之后,就很難重新成為一名職場女性了。
為了自己的孩子,為了自己的家庭,她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成為一名全職媽媽,這樣的勇氣和決斷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敬佩。
但是,成為全職媽媽這個選擇背后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心理壓力,往往會讓很多女性后悔自己的選擇。
做一名全職媽媽有多累?辛苦付出卻不被人重視,才是心酸所在
艷紅是一名90后,和自己的丈夫結婚3年后,她卻意外懷孕了。
因為艷紅婚后一直處于事業的上升期,可是公公婆婆卻一直催他們趕緊生個大胖小子,工作忙不要緊,他們可以幫忙帶。
而且還明里暗里指責艷紅如果再不生孩子,就要成為高齡產婦了,到時候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有智力上或是身體健康上的問題。
艷紅的丈夫周達也暗搓搓地和她表示希望趕緊生個孩子,成為一個三口之家。
但是艷紅卻不想要孩子,她覺得要努力給未出生的孩子創造一個穩定的、優質的生活條件后再迎接她到這個世界上,才是對孩子負責。

三方因為生孩子的問題一直僵持不下,直到艷紅突然出現了妊娠反應后,才發現自己居然意外懷孕了。
明明每一次都有措施,為什么會懷孕呢?艷紅的疑問在生產當天得到了解答。
婆婆得知自己有了個小金孫以后,和親戚炫耀說,要不是她偷偷拿針把避孕套給扎破了,這大喜事不知道還要多久才到呢。
總之,因為意外懷孕的事情,艷紅只能暫時辭退了自己的工作,想著等到孩子大一些后把他交給爺爺奶奶幫忙照顧,自己在重回職場,可沒想到這卻成了一個遙遙無期的夢。
婆婆當初的許諾在孩子出生之后就失效了,家里經濟能力差,根本請不起保姆,艷紅只能夠手把手地把孩子帶大。
丈夫在孩子出生后,對自己的態度也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。隨著孩子越長越大,需要花費的金錢也越來越多,他那點微薄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家里的開支。所以每次艷紅伸手找他要錢的時候十分不耐煩,好像打發叫花子似的。
當一名全職媽媽,除了要養育孩子以外,還要忙里忙外,照顧家里,照顧丈夫,收拾家務......每天把家庭里的瑣事做完,一天的時間就沒有了。
艷紅自認為這個家付出了許多,可是卻沒有得到家庭成員的認可。
丈夫每天回家就對她撒氣,說她只知道花錢不知道賺錢,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壓力有多大,還說艷紅總是抱怨自己累,每天帶個孩子,做個家務能有多累?
丈夫對自己的態度讓艷紅倍感心寒。若是有人問她做一名全職媽媽有多累?她的回答是:當自己的辛苦付出無法得到家人的認可,才是真的讓人倍感心酸。

為什么全職媽媽的付出無法得到家庭成員的認可呢?
·法律沒有明確保障
在當今社會中,法律并沒有對全職媽媽的付出進行明碼標價,所以導致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勞動沒有辦法用金錢去衡量它的價值。
當媽媽的付出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時候,這種付出就成為無私的,值得歌頌的事情。也就是說“牌坊”給你拿好,好處你就別想了。
所以,沒有獲得法律保障的家庭義務勞動,對于那些將自己的付出轉化為金錢的家庭成員來說,這種付出是沒有價值的。
不過如今我國在家庭這方面的法律也在越來越完善。一名北京的全職媽媽在打離婚官司的時候,還能拿到5萬元的家務補償,算是不錯了。
以前可沒有家務補償這樣的說法哦,是不是很棒棒呢?
·付出理所當然的事情
在我國的歷史中,“女主內,男主外”這種家庭模式傳承已久,社會普遍默認女性要在家里照顧孩子。
但是,隨著時代的發展,女性不再是只能夠裹著小腳待在家里的女人,而是能夠頂上半邊天的婦女。

這種新舊思想的碰撞,讓女性有了出門工作的權利,但是卻依舊要承擔大部分照顧家庭的壓力。
所以,還是有不少人會把全職媽媽的付出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否則這個社會中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全職媽媽而不是全職爸爸了。
·“慕強”心理作祟
在當今社會,除非在個人領域中取得十分優異的成績,否則,評判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,依舊是這個人掙了多少錢。
在家庭中,如果一個人無法產生價值,為家庭謀取利益,那么他在家庭中就是弱者。毫無疑問,將自己所有的價值投入到不會產生金錢收益的家庭中的全職媽媽,毫無疑問就是弱者。
而賺錢養家的爸爸,能夠為家庭提供經濟來源的男性,則成為了一名強者。
當家庭中有強有弱,那么恃強凌弱、忽視弱者的付出就有可能出現。
這是因為“慕強”心理在作祟,沒有價值的全職媽媽是金字塔最低下的弱者,她的付出若想有價值,必須得到強者的認可才行,否則就是白費力氣,吃力還不討好。
全職媽媽如何改變自己的現狀呢?
·嘗試做一名甩手掌柜
如果全職媽媽厭倦了這種付出卻得不到認可的生活,不妨嘗試著做一名甩手掌柜,不要干家務,不要管孩子,盡情放松自己。
當你罷工不干的時候,原本井井有條的家變得臟亂差,孩子哭鬧也沒有辦法哄好,搞得跟災后現場一樣。
這種明顯的對比才能夠讓家庭成員意識到你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,他們才會真正做到正視你的付出。楊浦區婚姻律師
| 楊浦區婚姻律師視角:離婚判決書 | 楊浦區婚姻律師視角:孩子三個月 |
| 楊浦區婚姻律師解讀判決離婚的標 | 楊浦區婚姻律師揭秘:離婚財產調 |
| 上海離婚律師回顧《回家的誘惑》 |







